找到相关内容174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为禅学研究进一言

    幻生,幻化之中无罪福。,”⑥以上六佛传法褐皆直指身心实相事理。下载释迎牟尼佛临终所说无常褐为:“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,生灭灭,寂灭为乐。”⑦亦说身心事。洪修平先生在谈到禅宗六祖惠能的思想时指出:“我们...非人,性相平等。大道虚旷,绝思绝虑,如是之法,汝今得,更无缺少,与佛何殊?更无别法。汝但任心自在,莫作观行,亦莫澄心,莫起贪慎,莫J环愁虑,荡荡无碍,任意纵横,不作诸善,不作诸恶,行住坐卧,触目遇缘,...

    李国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1951300.html
  • 永恒的张力:神圣化与世俗化

    ,轮无定,示同然也。利生□尽,大命俄迁,了诸行之无常,知寂灭而为乐。真风散彩,惠镜分辉。《涅槃经》:“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。生灭灭,彼寂为乐。”菩提园里开华,真如海中结果。可谓了了之道师也。故留...265页。】携诸子入院。师坐而问曰:“大王会么?”王云:“不会。”师云:“自小持斋身老,见人无力下禅床。”王公尤加礼重。翌日,令客将传语,师下禅床受之。少间侍者问:“和尚见大王来不下禅床,今日军将来,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42953412.html
  • 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

    愿为我说,今得具足。"罗刹即说:"生灭灭,寂灭为乐。"  此故事见于《大般涅般经》卷十四。图中雪山大士头朝下,足向上,双手合十倒立,悬于山腰。山下帝释跪地,张臂欲接大士。其后站着罗刹,青面赤发。面目...主要根据《大方便佛报恩经》而作。  《大方便佛报恩经》略称《报恩经》。经文见录于《大正藏》、《碛砂藏》、《频伽藏》等经藏。有一卷本、七卷本两种同名卷本。一卷本据历代经国记载为"汉支谶"所译,但古失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11154925.html
  • 略谈高峰原妙禅师的禅学思想

    疑者,更无余疑。既无余疑,即与释迦、弥勒、净名、庞老,不增不减,无二无别。同一眼见,同一耳闻,同一受用,同一出没。天堂地狱,任意逍遥。虎穴魔宫,纵横无碍。腾腾任运,任运腾腾。故《涅槃经》云:‘生灭灭...海而来。以弟子日众,檀那布施,他才开师子、大觉二刹,接引学人。他患胃病有数年,到元贞元年(1295)十一月,以后事咐嘱弟子祖雍、明初。十二月初一辞众云:“西峰三十年,妄谈般若,罪犯弥天。末后有一句子...

    崔正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01066789.html
  • 怎样看生命的界限

    有生有灭,有生有死。但对三世(前世、现世、未来世)而言,则“生灭灭,寂灭为乐”。即:“诸法无我,涅磐寂静”。就是要用无常无我的观点,发心修道,断苦恼因,勤休戒、定、慧,息灭贪、嗔、痴,到了功行圆满,就...的意义。可以说,佛教对“永生不死”的看法具有逻辑上的圆融性,但陷入一种神秘的不可解说的境域。   3、西方知识论视阈中的哲学与科学的模式。实际上,从人本的生存愿望所生发出来的“永生不死”的欲求,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71870399.html
  •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[二][戒杀、盗、淫、妄]

    及后念,念念不被憍诳染,念念不被嫉妒染,念念正念,不念烦恼清净心便是道。 解了生灭机者,有生有灭是世间法,不生不灭出世间法。生亦灭灭亦灭,生灭灭,寂灭现前。 自己不认识自己的命根,又...,必当远之。”又云:“慎勿信汝意,汝意不可信,慎勿与色会,色会即祸生,得阿罗汉,乃可信汝意。”又言:“透得此门,出尘罗汉,”“色之为欲,其大无外,赖有一矣,若使二同,普天之人,无能为道者矣。”四十二...

    圣一法师讲述

    |菩萨戒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8/09334787844.html
  • 入行论释·善说海 讲记(62)

    ‘诸法因缘生,诸法因缘灭’,又说‘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,生灭灭,寂灭为乐’。对于佛陀所说的言教,我实在有说不出的感激。”从马胜比丘的口中,舍利子听到佛陀及其教法,犹如朗朗日光照耀,他眼前顿时光明起来,...

    著:无著菩萨 讲译:索达吉堪布

    |入行论|善说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4/2039218663.html
  • 大机大用和全体起用

    增进。既了诸相非相,自然无修之修,烦恼尽时,生死即绝。生灭灭,寂灭现前,应用无穷,名之为佛。然此两家,皆会相归性,故同一宗。  “直显心性宗”这两大派别,实际上仍然是心念所表现的不同方面。“一切诸法,...,说众生虽本有佛性,而无始无明覆之不见,故轮回生死。诸佛断妄想,故见性了了,出离生死,神通自在。当知凡圣功用不同,外境内心各有分限,故须依师言教,背境观心,息灭妄念。念尽即觉悟,无所不知。如镜昏尘,...

    冯学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10839363.html
  • 小乘佛教的基本教理

    能舍身食我,我则为说:”释迦许之,帝释复言:“生灭灭,寂灭为乐,”释迦闻竟,乃攀登高树,自投于地。此时罗刹复观为帝释,自下抱之,顶礼赞叹。  何以释迦世尊为此半偈竟舍身以求?实因这十六个字根据了世出...的壮大,壮年者日见衰老,衰老者终至死亡。  在心理上,前念甫灭,后念生,刹那刹那,不得停止。这颗妄心,终日间因缘攀境,而所攀的境,却又转瞬即逝。人的一生像是一幕电影,放映机中的胶片不停的转,银幕上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12239383.html
  • 观世音菩萨

    能照空境的智亦空。空觉极阔,不但智境寂灾,能空的空也灭。生灭灭,不生不灭的真心,自然显现,放大光明。于一刹那,忽然超越世出世间,不受空有等观念的系缚。寂照含虚空,十方圆明,一时俱足二种殊胜功德。第一...众生,得大自在。              印度补恒洛迦山  据唐西天竺沙门伽梵达摩译的《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》说:观世音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,作佛竟,号正法明如来。大悲愿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43243659.html